近日一个只有13个粉丝的的宝妈博主
发了一段一家三口来黔江小住的视频
轻松的音乐加上简单的镜头
简单得连配音解说都没有
一夜之间,却在网络上火了
评论区挤满了黔江人民的欢迎和感谢
满满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好像要溢出屏幕
武陵山区,总给人山高水长的印象。但当你真正走入黔江,才会发现,这座小城藏着的,不是遥远的距离,而是触手可及的温暖。
黔江的一天是从一碗绿豆粉开始的。街角的老店里,热气腾腾的锅灶前,老板熟练地烫着粉,熟客进门不用点单,相视一笑便是默契。外地人来这里,总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学着本地人那样,坐在街边小凳上,细细品味这份简单却扎实的早餐。
绿豆粉
清晨5、6点周边的农民就挑起扁担乘坐公交车赶往各大菜市场,早晨7点多的南海城菜市场已是人头攒动,菜摊上摆满了带着露珠的新鲜蔬菜,果香混着泥土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散。商贩们热情地招呼着顾客,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却并不让人觉得聒噪,反而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就像网友“77妹、”说的“很多农产品,去逛一下真的好治愈~”
黔江菜市一角
黔江城区的烟火气,藏在街头巷尾的美食里。比如在四川的网友“稀饭熬成浆糊、”就对河堤上那家店面招牌并不起眼的濯水马打滚和新华桥眼镜洋芋念念不忘;还有重庆的网友在评论区吵着“我要吃鸡杂、我要吃油炸干、我要吃脆红李”;武陵水岸边的红糖冰粉、麻辣蹄花面、8元一笼冒着热气的现包小笼包、淋着红油辣椒的咸豆腐脑儿、本地街头小吃——炸洋芋、酸辣可口的凉拌米豆腐,还有网友从小吃到大的一家土家特色洋芋面块,更不要说黔江的金字美食招牌“黔江鸡杂、青菜牛肉”……都让不少游客从早吃到晚,肚子圆滚滚却还意犹未尽。黔江的美食,三餐四季,就像这里的人们一样,实在又热情,没有花里胡哨的摆盘,却有着最本真的味道。
马打滚
炸洋芋
黔江鸡杂
青菜牛肉
除了美食,黔江的烟火气还藏在三台书院不定期举办的免费公益讲座里。三台书院是黔江第一座官学书院,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从摄影美学到水彩艺术,从“千馆万员讲家风”到经典文学作品赏析……每一场都座无虚席,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文化的滋养。
三台雅集 王拓磊 摄
黔江的烟火气还体现在那些日常的点滴中。夜幕降临,音乐喷泉准时响起,五彩的水幕仿若织机上的西兰卡普,在小城的夜空织出一幅幅美丽画卷。人们则或站或坐在岸边的长椅上,享受着这份难得的闲适与欢乐。
武陵水岸 民族音乐会
这座小城不争不抢,安静地躺在武陵山的怀抱中,过着自己喜欢的日子。而灵动的山水让这份静气又充满了温暖和热情。就好像武陵水岸东侧的栾树,在四季流转中,把不同形态交替上演,像一场永不谢幕的视觉盛宴。飘香的鸡杂、箜得焦黄的四季豆洋芋饭,一口嚼下去,味蕾瞬间苏醒!这哪里是美食?分明是一场沁进心底的告白:
黔江,一直在这里,等你。